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拣残山剩水,补悬起云烟--走进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学生的省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2016-05-31 14:23:00
太原日报

  洗、揭、托、镶、覆、砑、装,每一个熟稔的纸质文物修复动作背后,须经日久天长的练习。纸质文物修复者们,有工匠技艺还不够,还需要不断思考、探索文物修复方向,如一件文物要修复到什么程度?文物价值应如何还原?修复者只有在专业认识上的精进,才能更好地帮残损纸质文物“延年益寿”、还原价值。记者走进省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在淋洗一张古画、托料过程中体会修复者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淋洗古字画, 

  有些“污色”会故意留下 

  文物修复手艺主要通过师徒制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省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13名,大家的师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60后,除一位是70后外,团队成员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尽管这一团队成员总体年纪尚轻,但他们对这份穿越古今、与古人对话的特殊职业,已经有许多成熟的见解。

  2008年,张慧敏和李晓晨两名80后开始接触纸质文物修复工作。最近,她们的工作是修复一批来自闻喜博物馆的明晚期纸质书画。“因保存不善,有些书画有严重的折断裂痕,有的书画被虫蛀,有的书画上面有霉渍,有的还有老鼠屎……”张慧敏说,淋洗,通常是修复一张画的开始。“清洗目的是让被酸化的硬旧书画变得柔软,恢复碱性。只有清洗过后才能进行托画心、隐补等工序。淋洗要用热水,用的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去离子水。” 

  24日下午16时,张慧敏和李晓晨准备淋洗五条屏其中一条。 

  红色台面的洗画池上淋洗画心 

  在红色台面的洗画池上铺一层轻薄透亮的塑料布,小心轻放好条屏,两边用亚克力制块状物作镇纸,排刷蘸热水淋过画心,一股醋色的液体从画面上流出来。三次淋洗后,条屏上的污渍越来越少。李晓晨拿一条搓成细卷儿的白毛巾开始在画心上同一方向揉动,画心仿佛听话的孩子,渐渐变得更舒展了。

  淋洗画心,有些“污色”会故意留下,因为它是这张画的古色和古意。做这些事情怎么会如此心手相应?“无他,唯手熟尔。”张慧敏浅笑着答。

  “托料”工序中, 

  每根绢丝要确保横平竖直 

  在展览场馆,人们看一幅古字画时,不容易想到或看出来它“身上”留有文物修复工作者对它清洗、揭裱、隐补、打条、镶覆、砑装的痕迹。“治病旧物”的文物修复者们是怎么工作的?

  一间没有标识牌的工作室,推开两道门,一阵闷湿的气息迎面而来。和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书画篇》中出现的大红案子一样,工作室里也有一张大红案子。“选用红色桌案,是为了在古字画揭裱过程中,能很好地辨识画心与命纸。”在该工作室工作9年的孙文艳介绍。

  裱料起身,准备上墙

  将裱料贴墙挣平 

  90后的仝延东正在为赵昌燮的一副古旧对联备裱料。一张薄薄的米色绢料铺在红色案子上,他将绢料打湿、铺平,用毛巾吸去多余水分,再将绢丝抻平。“抻平后的绢料要做到横平竖直,让每根丝达到其最大张力。”孙文艳说。

  开始上浆。浆糊的原料是小麦富强粉,由修复者自制而成,冰箱冷藏备用。沉在盆底的浆糊是完整一坨,像果冻一样润滑有型。这时,上浆糊的刷子换成专用的棕刷,仝延东将稠浆均匀涂刷在抻平的绢料上,再将裁切好的宣纸铺在绢上,待绢和纸严丝合缝,上纸毕。再贴一条叫启子口的小纸条,方便下墙时的分离。倏忽之间,加了托纸的绢被拎起,看其平如镜面,上墙。

  和修复技艺一样重要的, 

  是修复所持工匠精神 

  毋庸置疑,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必须有精妙的手艺。然而,“文物修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修好的文物最终要呈现出什么状态?是更多保留历史的沉淀感?还是更多体现文物的艺术感?”回答好这些问题仅靠工匠的手艺是不够的,必须有“工匠精神”。

  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体现文物价值的三个方面。究竟一件待修文物该保留历史价值更多一些,还是艺术价值更多一些?该怎样还原一件书画文物的价值?这些问题曾让孙文艳思考了很长时间。

  从业多年后,孙文艳有了自己的答案:“没有哪一个答案一定是对的,哪个答案一定是好的,而是应该根据修复的具体对象来判断,根据一件具体纸质文物的颜色、尺寸、画意进行分析,研究画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况味,然后做出更匹配画作的保护修复理念。”

  24日下午,在一纸破损成渣的信札前,孙文艳用针锥仔细挑拣拼接颜色泛黄的碎纸片。“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修复它除了要技术精良,修复者还必须有一份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必须怀有一颗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待修复的信札

   揭裱好的画心贴墙挣平 

  “与其说我们有一颗匠心,不如说是我们有一颗良心、责任心、敬畏心。修复工作力求每一步做细、做到位,这也是我们对工匠精神中‘精神’二字的理解。”这是省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团队的共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