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西日报》刊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符惠明署名文章
2019-12-09 17:51:00
山西大学

  122日,《山西日报》刊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符惠明署名文章《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指出,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任务。优化大学内部制度体系,必须聚焦“健全党领导高校全面工作的制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体系”“构建科技文化创新制度体系”“优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依法办学和民主治校的制度体系”等五个方面。文章为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供了具体指导,特此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符惠明

  核心阅读: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必然路径。优化大学内部制度体系建设,必须聚焦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法办学与民主治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科技与文化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探索将“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转化为“中国之治”治理效能的方法与路径,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吹响了把“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转化为“中国之治”治理效能的号角。

  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巩固好、弘扬好,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必然路径。

  健全党领导高校全面工作的制度体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首要任务是通过制度安排使党的领导常态化、稳定化。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体系,确保大学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大学建设和发展;确保大学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培育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大学始终保持旺盛活力,扎根中国大地。

  建立提高党在高校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制度体系。通过这样的制度体系,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管理运行的基本体制得到落实;确保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学院(系)管理运行的基本模式得到贯彻;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教学科研的基本保障得到发挥。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必须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巩固和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顺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确保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创新,推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探索尊重个性的教学形式,丰富全面发展的培养途径,鼓励多元分类的教学评价,完善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机制;优化专业设置,教研有效融合,确保师生“双主体”作用充分展现。

  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制度体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掌握丰富科学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大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一流大学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构建科技文化创新制度体系,巩固大学先进文化高原地位和引领作用

  大学作为文化高原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时代趋势,必须自觉担起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责任。

  建立弘扬科学精神的科学研究制度体系,确保大学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参与涉及国家建设与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科学技术应用新突破;确保大学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力度,推动原始创新,贡献新的理论成果;确保大学打通学校、市场、企业交流沟通渠道,建设产学研融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优化。

  建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创新制度体系,确保大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确保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的共进机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

  优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提升大学适应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能力

  大学要顺应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会。

  建立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青年大学生有能力接受市场竞争的选择,有能力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确保大学科研摆脱闭门造车的窠臼,围绕市场需求找准科研方向,运用市场法则组织科研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转化科研成果;确保大学管理运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深化大学与社会多元化的联系机制。

  建立国际化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大学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拓展办学合作平台,促进科学研究和文化创新;确保大学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独特作用,深化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人类文明进步;确保大学科研和育人成果服务“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完善依法办学和民主治校的制度体系,为大学高质量发展探索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建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确保大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确保大学依法处理学校事务,依法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依法保障师生员工权益;确保大学完善科学系统的决策、执行、组织、监督等内部管理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学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大学发挥协商民主精神,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建设管理;确保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精神主动投身学校发展,激发办学活力;确保广大师生员工基本养老和健康医疗等民生福祉得到充分保障,发展红利惠及师生员工。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拥有科学的顶层设计、雄厚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久久为功,把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就一定能够推进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内容来源:山西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